BBST BBST

最小化 最大化
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BBST
 

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(BBST)主镜口径30cm,对角线视场4.8度,含有7个滤光片,观测波段为0.36~1.01μm。计划充分利用南极地区的优良台址条件,寻找出一批短周期(几天)和中短周期(几十天到一个月)轨道上的太阳系外行星。该望远镜在丽江站试观测初步结果显示,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像质优秀,在R波段120秒曝光观测极限星等17.5,信噪比20;V波段120秒曝光极限星等16,信噪比40。

BBST在丽江站完成试观测后,计划2016年1月安装在南极中山站,经过2~3年成功观测后再安装到冰穹A。期待BBST在南极极夜的环境下,实现高精度测光观测,为天文学家提供海量观测数据。

BBST由三部分组成,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制完成望远镜的主体设备部分,包括光学设计、望远镜机架和控制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CCD、远程控制和系统集成。

BSST在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镜面实验室楼顶测试和BSST拍摄的7角分视场星图

望远镜及项目组人员

试观测像质

光学系统图

参数

指标

望远镜口径

300mm

视场

4.8度(12平方度)

CCD大小

4K x 4K

CCD像元

12微米

比例尺

3角秒/像元

中心像质

30角分视场内80%光集中在2个像元

全视场像质

80%光集中在5个像元

滤光片

3片宽波段,3片窄波段

最大运行速度

2°/s

指向精度

好于3角分

跟踪精度

1.5角秒(rms)/5分钟

工作温度

-80℃~40℃

最大工作风速

8米/秒

操作方式

手动和自动

功率消耗

200W@220VAC

安装地点

南极地区520站或昆仑站

望远镜调试地点

中国云南丽江

2016年4月1日,经过十几天艰苦的安装调试之后,"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"(简称BSST)在中国南极中山站正式初光,用BSST望远镜拍摄了杜鹃座47球状星团,效果非常理想,这标志着BSST正式在南极中山站投入实际观测。

BSST的最终安装地点是南极昆仑站(S80º25'01" E77º06'58"),因为过去十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,南极昆仑站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,非常适合于光学天文观测,如极佳的视宁度、低的大气边界层、连续黑夜等。从2008年开始,我国天文学家陆续在南极昆仑站从事天文设备的安装和天文观测。实际的台址监测和望远镜观测结果表明了昆仑站台址的优越性。但是南极昆仑站自然环境恶劣,最低温度达到了-80°C,海拔4087米,这对望远镜的正常稳定运行影响极大。针对南极恶劣的环境条件,对BSST望远镜的各个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严苛的试验,顺利完成各项功能。

BSST拍摄的杜鹃座47球状星团

安装于南极中山站的BSST

南极科考队员姜鹏正在安装BSST

BSST在中山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