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MM DIMM

最小化 最大化

DIMM望远镜

DIMM望远镜是差分像运动视宁度监测仪(Differential Image Motion Monitor)的缩写,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台站视宁度(seeing)测量设备。视宁度是天文台址中的最重要指标之一,它直接影响到望远镜的极限星等、信噪比和分辨率。

DIMM的工作原理:由于大气湍流的存在,造成大气折射率随机起伏,导致平面波经过湍流大气后,振幅和相位都会产生随机涨落导致天文图像的抖动,模糊和闪烁。天文上把这种像质受到大气影响而衰减的程度称为大气视宁度。通常在小口径(比如180mm~350mm)望远镜的入瞳上放置一块有两个子瞳(50mm~100mm)的掩模,并在其中一个子瞳上放置光楔,使到达这个子瞳的波前产生倾斜,从而同一目标星经过两子瞳后产生不重叠的双像,最后用探测器记录下一系列双像的瞬时状态,并统计出双像相对位置的方差,即可计算出视宁度。如图1就是DIMM测量原理图。

图1、DIMM测量原理图

南极选址工作初步表明:南极内陆比中纬度天文台址具有更优越的观测条件。所以在南极开展天文台址测量工作,获得直接用于衡量天文台址在光学观测方面的主要参数-视宁度数据,对中国南极天文事业发展极其重要,并且国外的南极天文选址都开展了利用DIMM长期监测视宁度。随着我国在南极天文方面的发展,迫切需要了解南极各个地区的视宁度参数。在未来的天文发展中,中国在南极的昆仑站和520站计划从事大气视宁度的监测。

开展应用于南极的视宁度监测仪DIMM的研制,主要面临如下的困难:

1、DIMM望远镜装调困难:目前中国南极内陆地区都是度夏站,DIMM望远镜装调在白天进行,由于无法通过恒星校正,导致望远镜装调精度不高。   

2、白天观星困难:由于白天望远镜装调精度不高,造成指向误差较大,并且白天天空背景亮,可观测的亮星数目有限。如图2就是进行白天观星试验。

3、南极低温环境对望远镜的影响,低温环境对望远镜的精确运行影响很大,如低温会导致摩擦扭矩增大、材料的变硬变脆、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等难题,这些问题都对望远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挑战。

南京天光所已多年从事DIMM和南极望远镜的研究,积累了大量的DIMM观测和应对南极恶劣环境的经验,曾在南极昆仑站成功地用DIMM方法进行了昆仑站视宁度的监测。

图2、白天观星试验